|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行动方案

来源:庆阳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3-07-21 浏览次数: 【字体: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群众

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甘肃省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甘质发 组〔2022〕4号)公共文化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推动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要求,按照先从“投入小、见效快、收效大”的工作入手,建立工作机制,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贴近实际、贴近众、贴近需求,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行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大力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

(二)工作原则

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紧贴群众文化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效益,让群众更多、更深了解知晓、参与文化活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通过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从而使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做出较好评价。必要时可主动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监测评价工作。

坚持精准方向发力。以基层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突出城市 街道(社区)和大中型乡镇,精准方向,大力宣传、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突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施覆盖、开放时间、 舒适度”和“文化活动信息发布、形式和内容贴合需求、文化服  务数字化”2项6个指标,精准发力,改进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坚持出实招见实效。通过市、县级文旅部门及公共文化机构的实际行动,切实采取管用的整改措施,落实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形成市级示范带动,县级全面铺开的工作合力, 切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大拓展、服务形式大转变、服务质量大发展。

(3)工作目标

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为根本目标,抓好《甘肃省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公共文化服务5项整改措施落实,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赶超进位,切实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标准化。贯彻落实《甘肃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按照《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1年版)》要求,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服务。做好《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甘肃省公共图书馆条例《甘肃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等文件解读宣传,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群众知晓度。

责任单位:各县(区)体广电和旅游局、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美术馆(画院)、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责任时限:长期坚持

(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功能。积极推进公共文化场馆的提

升改造,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功能布局,为群众创造具有艺术性、 优雅性、舒适性为一体的文化环境。增加“城市书房”“文化驿 站”数量,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合理布局。加大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专项治理力度,提升基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平。

责任单位:各县(区)体广电和旅游局、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美术馆(画院)、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责任时限:长期坚持

(三)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建设,丰富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健全公共数字文化互联网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满足群众数字文化需求。启用“陇上飞阅”APP, 丰富群众线上阅读资源,丰富群众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吸引基层群众更多、更广参与公共文化活动。

责任单位:各县(区)体广电和旅游局、市图书馆、市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责任时限:长期坚持

(四)规范公共文化服务流程。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定期发布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群众文化活动类型的时间地点,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便捷有效、及时准确的服务信息。建立以县级为单位的群众文艺团队、文化骨干信息库,健全群众文化活动长效机制,培育打造一批在当地城乡群众中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文艺团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

责任单位:各县(区)体广电和旅游局、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美术馆(画院)、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责任时限:长期坚持

(五)贴近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开展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农

村,重点实施“戏曲进乡村”“送戏下乡”惠民演出项目。面向城市和近郊区居民,举办由政府补贴、群众低票价的准公益性精品剧目演出活动。面向老年人、留守儿童等群体,开展书画、歌舞、广场舞等指导培训,提供学后辅导、书报阅读、文艺娱乐等服务面向残疾人群体,配套残疾人辅助设施,设置盲人阅览坐席、配备盲文及有声读物,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责任单位:各县(区)体广电和旅游局、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美术馆(画院)、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责任时限:长期坚持

3、配套行动

(一)建立群众文化活动机制。建立以县级为单位的群众文艺团队、文化骨干信息库,健全群众文化活动长效机制,培育打造一批在当地城乡群众中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文艺团队。

责任单位:各县(区)体广电和旅游局、各级文化馆

任务时限:2023年4月5月

(二)办好“陇韵书香”。联合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单位,指导全公共图书馆广泛开展4·23世界读书日“陇韵书香”、甘肃省“书香陇原 · 阅读月”活动。

责任单位:各县(区)体广电和旅游局、各级公共图书馆

任务时限:2023年4月至10月

(三)开展全民阅读推广示范活动。以“我的悦读生活”为主题,面向残疾人、少数民族群众,组织开展“我的悦读生活”经典诵读、“阅读沙龙”“赠书送温暖”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

责任单位:各县(区)体广电和旅游局、各级公共图书馆

任务时限:2023年5月至9月

(四)配合做好全省“群星艺术大赛”。征集评选一批在全具有代表性群众文艺作品,为参加全省、全国“群星奖”储作品,推动全群众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发展。

责任单位:各县(区)体广电和旅游局、各级文化馆

(五)举办基层群众文艺骨干团体(队)素质提升培训活动。 根据群众文艺团体(队)的活动特色、文艺类型,分门别类、量体裁衣打造一批基层群众文艺骨干团体(队)素质提升培训项目,提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效果,扩大群众文化活动知晓度、参与度。

责任单位:各县(区)体广电和旅游局、各级文化馆

任务时限:2023年5月至10月

(六)“大地欢歌”乡村文化活动年活动。按照“主体活动+系列活动”要求,通过市、县级联动,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鼓励引导农民自办文化活动,吸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

责任单位:各县(区)体广电和旅游局、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任务时限:2023年全年

(七)基层优秀群众文艺团体(队)和文化带头人才艺展播展示活动。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微视频”“抖音”“快手”等新媒介,选拔基层群众优秀文艺团体(队)和文化带头人,分戏曲、歌唱舞蹈等类型,采取直播、录制等方式,录制群众文艺活动短视频通过“抖音”“快手”“公共文化云”等平台面向市内外用户群众开展直播展示,带动、促进基层文化艺术活动发展壮大。

责任单位:各县(区)体广电和旅游局

任务时限:2023年5月至10月

(八)公共文化服务宣传示范活动。做好《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动漫宣传片的推广工作,通过公共文化云、互联网,利用地铁、火车及各类公共场所的播放设备,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广泛宣传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重大群众文化活动。

责任单位:各县(区)体广电和旅游局、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任务时限:2023年全年

(九)乡村“村晚”活动。广泛征集并通过公共文化云数字平台,展示我要上“村晚”优秀作品。遴选推荐活动突出的乡村作为“村晚”展示点,推动“村晚”活动常态化,打造反映农民精神新风貌、乡村振兴新气象乡村文化活动品牌。

责任单位:各县(区)体广电和旅游局、各级文化馆

任务时限:2023年全年

(十)以点带面覆盖行动各县(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美术馆(画院)要结合实际,投入保障,组织开展相关的全民阅读、艺术普及、专项培训、宣传推广等活动,以主题活动带动重点人群,推动全民参与,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

责任单位:各县(区)体广电和旅游局、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美术馆(画院)

任务时限:长期坚持

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保证服务质量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内容,服务质量直接反映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保障、管理服务的成效和水平。全市文旅融合大会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要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作用,不断健全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鼓励公共文化场馆在景区、游客聚集区设立分馆、服务点,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融合体验新空间。各级一定要把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建设放在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抓好落实。

(二)加强保障。坚持按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工作思路,在设施建设方面,要以提高公共文化场所“舒适度”建设为突破口,各级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列出适当的经费,积极对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完善功能布局,推进“城市书房”“文化驿站” 建设。部分公共文化场馆设施较为落后的县(区),要加大财政支持,加快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以及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

     (三)强化宣传。做好宣传工作,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各县(区)、相关单位要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主流媒体和媒体,以通讯、消息、专评、信息发布、公益广告及活动直播、短视频等方式,不断营造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热点、焦点,大力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