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用心用情用力助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质增效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正宁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的总体要求,深入挖掘,科学规划,加大保护利用和宣传,用心用情用力助推全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挖掘红色印记,摸清文物家底。采取走访群众、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实地勘察、召开座谈会、面向社会征集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全县红色革命遗址遗迹和相关生活实物的分布现状,基于革命史实和文物价值,进行排查和核定,充分征求宣传党史部门意见,梳理上报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公布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单位25处(市保3处、县保8处、未核定级别14处);公布可移动革命文物110件/套。全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先后列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陕甘片区和陕甘宁片区。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夯实保护基础。正宁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加挂正宁县文物局牌子,内设文物非遗股,成立正宁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和正宁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切实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监管工作,依法打击在革命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私自乱挖乱建等各类违法行为,先后下发监管函件4份,与县检察院联合行动及时制止违法行为1起,较好的确保了革命文物遗址本体安全。实施完成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认定划分及经纬度和大地2000坐标测绘,树立保护标志碑和安全责任公示牌12处,聘请文保员11名,革命文物“四有”工作机制健全,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文物保护网络体系。
三是坚持项目带动,推动保护利用。积极争取,全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列入《陕甘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和《庆阳市(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10多处革命文物保护展示利用工作纳入国家、省级文物项目库。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施10处革命文物修缮加固工程。特别是2021年,面对百年不遇的灾情,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对文物本体及时采取了临时支撑、疏通排水渠道的方式,将灾情损失降到了最低;同时,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抢修本体周边道路和环境治理,确保了革命文物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正宁县12处革命文物展示利用工程设计方案》经省文物局批复,其中10处展示利用工程纳入省级文物展示项目库,倾力打造正宁红色旅游品牌,真正让正宁红色革命文物“活”起来、“亮”起来,县内多处红色遗址遗存进入“延安—铜川—西安—庆阳—吴忠—银川”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市内精品旅游线路。
四是创新传播方式,赓续红色基因。积极参与红色示范村建设,把所立的革命旧址保护与精品红色旅游景点相结合、与特色乡村建设相结合、与休闲农业相结合,全力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基础。设置正宁红色故事宣传展牌40面80版,印制宣传折页18000册,挖掘整理红色革命小故事63个,整理编辑印制了红色革命故事讲解小册,培养专业讲解员3名,采用“微信公众平台”“抖音APP”“快手APP”制作推送“正宁红色故事”小视频58个,分享推送正宁红色革命历史160余期,编排上演大型现代红色秦腔剧《寺村塬》,习仲勋旧居、邓小平旧居等重点红色遗址全年接待社会各界来访来客达3万人次,广泛宣传了正宁宝贵的红色资源,弘扬老区革命精神,对外讲好正宁红色故事,对内凝聚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建设美好幸福新正宁的强大思想保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