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战国秦(明)长城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王时,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秦统一中国后,匈奴与北地郡接壤,时为要患,为防范匈奴入侵,秦朝派大将蒙恬组织边防戍卒,征集民夫、罪徒、豪民和被贬官吏30万众,修筑连接诸侯国的城墙,这就是著名的战国秦长城。
位于毛乌素沙漠東南边沿是甘肃环县和宁夏盐池县的交界之处,这一带山岭绵延,丘陵起伏,人烟稀少。在环县一侧,有一条由人工开挖的古代历史遗迹。这条古遗址千百年来静静的湮没在崇山峻岭之中,人们对它的修筑年代及其作用知之甚少,当地人都把它称做“狗拉壕”。经专家学者多年考察研究及査阅有关历史资料,认定这是一条鲜为人知的明长城遗址。这条古遗迹西起宁夏下马关进入环县境内何家塬,由西向东通过甜水、山城、秦团庄三个乡镇,进入陕西定边县境与石涝池古长城遗址相连接,仅在环县境内就长达近百公里。
战国秦长城遗迹西接镇原县进入环县境内,随着山岭走向蜿蜒起伏,由西向东经过演武、合道、虎洞、环城、樊家川五个乡镇,进入华池县乔川乡境内,该遗址在环县内达一百八十多公里,特别是黑风口和晴天梁遗址,酷似北京八达岭居庸关遗址陡峭险峻,依山而建,绵延数公里,可谓是宏伟壮观。
环县这个陇东地区偏僻贫瘠,交通阻塞的黄土高原,能够同时拥有两条长城穿境而过,足以证明这片土地在古史上的战略地位是何等重要,必是巩固边陲,捍卫中原的军事要地。而这些均为黄土夯筑的古遗迹,距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了,虽经风雨侵蚀、自然灾害等破坏,仍能存留下来,实属不易。
近年来,我县对古长城遗址的保护,从原来的走走看看以提升到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和付诸于行动上的保护,从地方上的财政投入上升到国家、省、市的专项配套资金,统筹的加大了对古遗址的保护力度。
2012年12月,我馆委托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对环县合道战国秦长城黑风口段做了具体的勘察和设计。2015年2月,国家文物局对该遗址的修缮工程下发了立项批复。2016年3月,经过设计单位的反复修改和完善,工程方案已报呈国家文物局,待通过评审,可对秦长城实施科学合理的保护和修缮。与此同时,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至2016年,我馆对全县的300多公里古长城遗址做了严密精确的界桩界碑工程,完成总数量184个,投入资金达80万元。使得我县的古长城遗址,打破了多年以来无人看管和维护的谬论。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对捍卫中原安全,维护华夏民族的繁荣发展起到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历代王朝对其屡屡修建和维护。所以,科学有效的保护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和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