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行业信息>详细内容

电影《红盾先锋》全国热映 区域发行正在推进

来源:转自印象庆阳网 2015.10.26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八十年前,陇东黄土高原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在庆阳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

八十年后,陇东黄土高原第一个民营企业党支部在庆阳这片热土上建立。

电影《红盾先锋》的故事就发生在陇东黄土高原这片浸透着革命先烈鲜血的红色土地上。

这是一部反映非公企业党建题材的影片,该片由甘肃大河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影片讲述了一位工商干部深入民营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并成功组建了当地首家民营企业党支部的故事。影片原型人物权有让同志是我省第一批被派驻非公企业的党员干部,他不辞辛劳,在革命老区庆阳建立起了我省第一家规范化的非公企业党组织,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进了民营企业,和他一起派驻企业的,还有许多工商干部。从进驻非公企业的第一天起,他们面对的困难真可谓如山峦般沉重,但他们迎难而上,赢得了非公企业员工的爱戴和拥护,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处女地上,开垦播种,夯实了党的群众基础,巩固了党的基层组织,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

大幕拉开,在轻松、温暖和感动中,我一口气看完了该片。该片故事结构流畅,环环相扣。无论是李仁民最初到民营企业去遭到排斥,还是惊心动魄地去救火,再到后来在情与法面前他选择正义和良知,都无不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而最感动人心的就是影片中质检员田慧芳的一句台词:“我们终于回家了。”让我们觉得只有党的根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红盾先锋》这部电影,没有虚浮的铺垫,也没有喧嚣的场面,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节都朴实无华,娓娓道来,却紧紧抓住了我的心。初次观看该片,我觉得这是一部特别的影片,创作难度大,分寸把握不易。在这个艺术多元化的时代,能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确实难能可贵。

《红盾先锋》这部电影,以党的十八大前后的经济社会为时代背景,讲述了非公企业从排斥党建到自觉的开展党建工作的历程。我和李仁民的生活原型权有让同志较为熟知,他的事迹也曾亲见或有所耳闻。电影中有诸多镜头,似曾相识,发生在李仁民身上的那些事,于权有让而言,多了几分浪漫,权有让当时面对的状况,更加艰难,也更加壮丽。帷幕落下,音乐如清洗般缓缓流淌,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远离的是背影,留下的是敬畏之心。原来,平凡中也可以尽显英雄本色。抚案静思,所谓英雄,并不一定要直面敌人的屠刀,也不必沐浴枪林弹雨、纵马驰骋,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把琐碎的工作干出不平凡的成绩,很难;能在纷繁杂扰的群众中间得到一致认可,难上加难。正是因为有了像影片中李仁民这样的共产党员,人民群众才觉得党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实实在在的就在自己身边,方觉得踏实安心。人民群众需要参天大树来避风遮雨,也需要小草苔花来滋润生活,点滴中蕴含大文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唯有扎根于人民的土壤中,才能获得营养,才能健康成长。

坚守信仰挑重担,清白做人民心暖。坚守信仰是这部影片始终向我们所要阐释的主题,情动高原是这部影片力求留给观众的电影美学。该片力避高大全和空洞乏力地说教,采用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叙事手法,着力为观众塑造了一位质朴、可爱的工商干部形象,影片始终体现了一种最基本的人文关怀,让我们观后得到感召,重拾信仰,并引发了我们对这个时代和自身价值的思考。我想,这大概也是他们创作这部影片的初衷吧。(省非公企业工委办公室 陈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