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急广播建设的思考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我国正在进入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高发期,如何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或过程中及时有效、最广泛地向公众发布预警或应急信息,已成为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课题。广播电视在预警或应急信息传播中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抗灾力强、可管可控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广播电视传输网资源,通过对现有网络进行少量升级改造,建设应急广播系统,实现对多种广播电视的传输覆盖手段统筹调度,将会更有效、更精准发布预警或应急信息。
一、应急广播建设目标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统筹所有广播电视的传输覆盖手段,构建覆盖广泛、手段多样、上下贯通、统一联动、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的应急广播系统,实现应急广播分类型、分级别、分区域、分人群的有效传播。
二、应急广播的总体架构
应急广播技术系统包括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地方各级应急广播中心和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应急广播中心由应急广播信息制作播发平台、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组成;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由中短波和调频模拟广播网、直播卫星传输覆盖网、数字有线电视网、地面数字电视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农村大喇叭广播系统等构成。
三、我省应急广播建设的思考
1、建设好省级应急广播信息制作播发平台。第一该平台要与省气象局等有关厅局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接,将预警信息传到省级应急广播中心,生成预警内容和预警指令信息;预警信息发布工作采取“谁发布、谁负责”原则,各单位对本单位所发布的预警信息负责。第二制作、播发要快捷迅速。第三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2、建设好省级应急广播调度平台。在调度分发环节进行应急广播节目和应急信息的打包和电子签名,通过卫星、光缆干线网等分发系统向全省传送,同时根据制作播发平台的应急广播发布指令,发送至相应地区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的平台、前端和台站。
3、我省幅员辽阔,地质灾害、突发事件有可能仅对某个区域造成影响,应急广播应该采用分级建设。根据总局制定的应急广播标准和有关要求,在建好省级应急广播中心的基础上,指导市(州)、县(市、区)应急广播中心的建设。
4、在有关标准制定的前提下,要积极推进县(市、区)“大喇叭”系统(村村响)工程建设,通过“大喇叭”系统接收、解析、转发上级的应急广播指令,对指定区域播发应急广播。
5、建立我省应急广播技术系统,要做好顶层设计,需要协同无线、有线、卫星等主要传输手段。应急广播对传输覆盖网络要求较高,要求技术人员既要熟悉广播电视技术,还要融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因此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技术和业务培训。
6、在总局出台地方应急广播建设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抓紧制定省级应急广播中心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积极向总局和省财政申请建设资金,尽快启动我省应急广播建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