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丨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做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文章
来源:
2023.12.11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近年来,庆阳市华池县紧盯红色南梁独特优势,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强基础、优环境,扩总量、提质量,树品牌、增效益,大力繁荣发展文旅产业,把文旅产业真正做成富民利民的幸福产业,让更多群众挣上了“文化钱”,吃上了“旅游饭”。

坚持融合发展,让文旅产业“兴”起来
加快培育文化旅游新动能、新业态,大力推进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方位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和旅游服务融入文旅产业链各环节,集中打造以荔园堡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南梁革命纪念馆、阎洼子四十二烈士殉难处等为代表的红色教育研学基地,成功将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创建为全国文明旅游单位、全省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印发华池文旅“1+2”政策文件(《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加快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华池品牌影响力方案》《支持深化文旅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文旅产业发展方向,理清全县文旅资源开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景区(点)和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工作思路,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拿出“真金白银”,全力培育壮大文旅产业。打造南梁文创产业一街二区四馆、城壕镇五谷园、悦乐镇白玉玲民俗文化展馆文旅融合点3处,重点培育李庄城乡融合体验游、“三元双向”循环科普基地研学游、白沟生态沟域写生游、乔川黄酒养生非遗传承品鉴游等乡村旅游点15个,促进乡村振兴助农增收。
围绕“三区两线”(三区:以南梁为主的红色文化区,以子午岭为主的生态文化区,以历史遗迹为主的人文文化区;两线: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线,古长城及盐道文化旅游线)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全面整合县内红色遗址、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等文化旅游资源,开展村庄绿化、美化行动,推进农业、牧业和工业等产业文旅化建设,引导“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集聚,以南梁大景区为核心,打造红色南梁、香菇山庄、康养林镇、光伏城壕和工业悦乐等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实施南梁红色旅游大景区、双塔森林公园等A级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工程,提升大顺城、骆驼城、秦长城等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利用水平,丰富宣传形式,扩大宣传效果,推动南梁红色旅游大景区品牌深入人心,走向全国。
以树品牌、塑龙头为策略,全面梳理县域文化旅游资源,梳理华池文旅5张名片(“红色南梁”红色文化名片、“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出土地”始祖文化名片、“千岁香包”民俗文化名片、“范仲淹戍边”历史人文名片、“东方审判经验”法治文化名片),组织举办了“红色南梁 人文华池”文旅宣传推介系列活动,创新编排蕴含华池文旅5张名片内涵的职工、群众文化演艺节目20个。举办了2023中国(南梁)红色之路·长征赛,制作发布华池文旅宣传服务指南和文旅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华池精品旅游线路的宣传彩页,拍摄制作“华池文旅,遇见更美好的自己”系列宣传微视频和《红色南梁 人文华池》宣传片,先后赴广州深圳,陕西西安、铜川、宝鸡、榆林等地推介华池文旅。“南梁说唱”入选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庆阳民间布贴画艺术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编印华池县“一品三绝”(一品:南梁说唱,三绝:庆阳刺绣、华池剪纸、庆阳民间布贴画艺术)非遗书籍等资料,华池文旅品牌日趋响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