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间”承载脱贫“大梦想”
“小车间”承载脱贫“大梦想”
本期内容:我市积极推广建设“扶贫车间”。“它可以实现当年就业,当年脱贫,就业一户,就业一人,全家脱贫。”群众增收、企业增效、脱贫增速。“将最大化的资源优先配置向扶贫车间倾斜。”“目前我们全市已经认定的扶贫车间达到28家,吸纳各类人员就业达到3000多人,其中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900多人。”就业扶贫“小车间”,承载脱贫“大梦想”,《透视庆阳》马上播出,敬请收看。
主持人:不同的视角,解析发展中的庆阳,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透视庆阳》。为了进一步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助推脱贫攻坚,我市以就近就地就业为原则、特色产业为支撑,积极推广建设“扶贫车间”,实现了群众增收、企业增效、脱贫增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我市的“扶贫车间”建设,演播室邀请到的嘉宾是市城乡就业服务局局长许晓远,许局长,欢迎您。
主持人:什么是扶贫车间?建立扶贫车间的意义是什么?
许:扶贫车间也叫卫星工厂或者社区工厂,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以营利为目的,设在乡村、乡镇的扶贫车间,它的主要特点是“两头在外”,一头是产品的研发在外,第二方面是产品的销售在外,它主要是一个代工企业,是企业生产的一个链条,不是完整的产业链。目前,扶贫车间有这么四大类,一类就是利用废弃的学校、工厂、房屋设立的工厂式扶贫车间。第二类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在家就可以完成的一些轻纺织工业方面的居家式扶贫车间。第三类就是利用农业合作社建立的合作社式扶贫车间;第四类就是电子类扶贫车间,电商类扶贫车间,就是线上和线下融合,虚拟和实体的结合设立的扶贫车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扶贫工作,最近,市委市政府提出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双轮驱动,实际是“远抓苹果近养羊、当年脱贫抓劳务”,因为据统计,群众收入70%多来自于劳务,来自于就业,那么就业是农民增收、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有效的举措,它可以实现当年就业,当年脱贫,就业一户,就业一人,全家脱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企业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被认定为“扶贫车间”?认定的流程是怎样的?
许:企业认定为扶贫车间有一条硬性规定,就是吸纳庆阳籍建档立卡贫困户十名以上或者用工总数达到20%以上的企业可以认定为扶贫车间,它的认定流程是乡村、乡镇,向当地人社部门提出申请,人社部门牵头联合财政、工信、农牧、扶贫等部门进行实地考察,综合评定,然后向社会公示,公示结束,对认定为扶贫车间的,我们要进行挂牌,授牌,确定为我们扶贫车间。
主持人:被认定为“扶贫车间”以后,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好处呢?
许:总体来说,根据政府大力促进扶持扶贫车间的发展,支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财政支持,对吸纳贫困劳动力10人以上或者总体的务工人员达到20%以上的贫困劳动力,这方面的企业,稳定就业六个月以上给予两万元的财政补贴,稳定就业三年以上,给予六万元的财政补贴;二是大学生创业带头人,创业典型,退伍军人创办的扶贫车间,给予两到十万元的财政补贴;三是创业园区创办的扶贫车间,达到用工总数20%以上的贫困劳动力,这样的扶贫车间,我们可以申请省级给予六十万元的财政补贴。第二方面就是金融支持,根据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我们对创办的扶贫车间给予信贷,担保贷款支持,同时享受减息政策。第三个方面就是国土、住建、水电方面的支持。对于在乡村、乡镇设立的扶贫车间,利用废弃的学校、房屋、工厂厂房,这些方面要无偿给予扶贫车间使用,同时电力交通部门对三村一贫方面给予优惠支持,享受一定的电费补贴,总体来说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将最大化的资源优先配置向扶贫车间倾斜。
主持人:看来啊,建设扶贫车间不仅是让企业履行了社会责任,也让群众就近有了致富的门道。好的,那具体的情况呢我们来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短片:“扶贫车间”为群众送“富”上门
正文:镇原县太平镇兰庙村村民贾金霞2018年有了一份新的工作,就是到离家不足两公里的扶贫车间分拣杏仁,收入稳定,每天还能按时回家照顾孩子。
同期声 镇原县太平镇兰庙村村民 贾金霞:“早晨八点把娃送走了来上班,下午五点回去给娃做饭,每天来能捡300斤料,能挣五六十块钱。”
正文:这个扶贫车间设在镇原鹏涛茂源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主要以杏核脱皮及活性炭加工为主。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用工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这种操作简单的工作,正好给像贾金霞一样的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现在,每天到扶贫车间上班的贫困户有30多人。
同期声 镇原县太平镇党委副书记 吴东虎:这个合作社正常经营效益比较明显,它自身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门槛比较低、用工比较灵活,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
正文:而在宁县焦村镇的海升农业扶贫车间,同样有一批因照顾小孩或老人而放弃务工的贫困户实现了就近就业。
同期声 宁县焦村镇高尉村村民 于菊莲:“来苹果园打工也方便,也能学些技术,也能照看娃娃,照顾家里,一年能挣9000元。”
同期声 宁县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行政部部长 孙红娟:“我们“扶贫车间”大部分的工人都是附近高尉村、街上村还有森王村,现在聘用的工人大概有340多人,有89人是贫困户,年均收入大概在12000到15000左右。”
同期声 宁县焦村镇镇长 石亚玲:“扶贫车间这种方式把过去简单的送钱送牛羊到家变成现在的送工作到家门口,就业务农两不误,帮助贫困户找准了贫困的根子,解开了思想扣子,激发起致富的信心,发挥了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大促进了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是一条因地制宜的脱贫好办法。”
主持人:短片所展示的只是我市众多扶贫车间中的其中一部分,那我市目前“扶贫车间”的整体建设情况如何?
许:目前我们全市已经认定的扶贫车间达到28家,吸纳各类人员就业达到3000多人,其中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900多人,扶贫车间涉及了农产品加工,畜牧业养殖,电子代工,手工编织等多个行业和门类。
主持人:相较于其他地方的“扶贫车间”,我市有没有一些亮点呢?
许:我市的扶贫车间,充分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总体概括为三大亮点,一个是养殖式扶贫车间,充分发挥盛羊专业合作社的带头示范引领作用,解决农户的缺技术,缺资金,营销困难的问题,目前盛羊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就业6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20多人,人均月工资达到2000元以上。二是种植式扶贫车间,利用当地致富带头人,种植能手,经过传帮带的作用,对当地农户进行种植方面的培训,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比较典型的就是海升苹果,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比较明显,他们在苹果采摘营销分装分捡等各个环节,雇佣当地劳动力达到300多人,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第三是工厂式扶贫车间的创建,我们现在要紧盯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转型,正在向西部中部产业转移,积极建立代工厂式扶贫车间,比较典型的就是平子旭翰电子代工厂,目前他们吸纳当地就业人员达到2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十人以上,是特别有特点的扶贫车间。
主持人:还存在哪些问题,“扶贫车间”今后将如何长远发展呢?
许:总体来说,我是扶贫车间的发展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助推群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富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我们的扶贫车间建设,进展不平衡,企业融资难度比较大,招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再一个方面就是他们缺乏技术,普遍的劳动力素质比较低,这都是我们今后着力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总体我市对下一步扶贫车间的建设,在2019年年底,要实现乡镇的扶贫车间全覆盖,要加快扶贫车间的建设力度,比如说要建设陪读式扶贫车间,在乡镇学校,教育资源比较密集的地方建立扶贫车间,解决一部分陪读人员的就业问题,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建立居家式扶贫车间,把有些产品分发给农户,让农户在家里就可以完成产品的生产,解决他们家里要赡养老人,或者要从事农牧业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家,实行弹性工作日,解决相对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第三个方面就要加强政策引导,政策宣传,争取做到家喻户晓,让人人参与建设扶贫车间,各类企业踊跃参加扶贫车间建设,更好地发挥我们的扶贫车间在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的作用。
主持人:好的,感谢许局长。企业送岗上门,贫困户就近就业,贫困群众挣钱、顾家、务农“三不误”。“扶贫车间”走出了一条就业扶贫的新路子。我们也希望这项工作能够持续推广,惠及更多的企业和贫困群众。好的,今天节目就是以上内容,您还可以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下载我台移动直播客户端看清,或者登陆www.gsqytv.com.cn看清网点击收看更多精彩节目,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