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庆阳丨一个政权 • 正宁寺村塬革命委员会
1932年3月22日,正宁县湫头镇新庄子村沟边的打麦场上,寺村塬一带72个村的1000多名群众代表相聚在这里,见证了陕甘边区第一个红色政权——寺村塬革命委员会的诞生。
南梁游击队成立后,随着革命斗争的不断深入,队伍先后经过倒水湾整编、林锦庙会师,扩大到700余人。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势发展需要,按照中共陕西省委指示,1932年1月,游击队在正宁县北柴桥子村改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2月,部队又在正宁县三嘉塬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
陕甘游击队的成立,第一次在西北地区打起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明确了部队的性质和宗旨,队内成立了队委会和党支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地区领导的武装斗争进入新的阶段。
陕甘游击队一路征战,连续取得旬邑县职田镇、阳坡头等战斗胜利后,在渭北转战月余,队伍力量快速发展,影响迅速扩大。3月中旬,陕甘游击队挥师陇东,执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任务。22日,在寺村塬新庄子村,东至五顷塬、西至永和塬、北至四郎河川、南至正宁县与旬邑交界地以内的72个村镇的赤卫队、农会代表和游击队指战员在此集会,选举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又称为寺村塬革命委员会)。李杰夫任主席,张静元、唐贵荣任副主席。革命委员会下设土地、肃反、财政、粮食4个委员会。各村也分别成立了革命委员会,陕甘边区第一个红色政权正式诞生。
寺村塬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和寺村塬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党和红军游击队在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斗争中的一次重要革命实践和探索尝试,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红色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