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专区
归档时间:2020/9/15 8:58:58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市县要闻>详细内容

镇原县新发现几处北魏时期石窟寺遗址

来源:镇原县博物馆 作者:王少博 发布时间:2017-04-05浏览次数:【字体:

2017年3月18日,镇原县方山乡蒲河村田园子自然村在修路施工时,意外暴露出一处石窟寺遗存。镇原县文广局接到当地政府报告,立即安排县博物馆业务人员配合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封锁保护,并对施工中已暴露出的铜佛造像等单体文物及时收缴馆藏。同时,县文广局协调乡政府安排警力24小时值守,并向省、市文物主管部门汇报情况,请求指派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发掘工作。省文物局及时委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于22日赶赴现场主持抢救性发掘,并成立了由省、市、县、乡、村组成的考古发掘小组开展考古工作。除对施工中已暴露2个洞窟进行彻底清理外,又在遗址外围勘察发现了2个洞窟,严格按照考古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进行科学地抢救性发掘。

田园子石窟位于蒲河行政村田园子自然村蒲河西南200米处的官路沟砂石崖面上,根据现场发掘地层、埋藏堆积特征及对当地村

民的调查了解情况分析推测,田园子石窟系开凿使用一段时期后,石窟所在官路沟西侧崖面上部黄土堆积山体突发性地质灾害,将洞窟一次性整体掩埋,直到本次村民修路暴露。本次清理出土4个洞窟,坐西向东,自南向北依次编号,其中:1号窟,平面呈方形,拱形窟门,窟内四壁、顶部均完整,清理堆积流砂后,在窟内后部地面发现有灰烬层,四壁未雕造像,初步分析为当时僧人做禅修或者居住的洞窟;2号、3号、4号窟均为佛窟,平面呈长方形,窟内均雕三佛及胁侍菩萨,为“三世佛”造像题材。尤为重要的是,在3号窟内地面后期掩埋堆积砂土中清理出土铜佛造像7件、石造像碑1件、石造像塔1件、佛像画像石1件,五铢钱1枚。

该石窟除1号窟洞窟形制保存完整外,其它洞窟均坍塌十分严重,2号窟残存部分穹窿顶,3、4号窟顶部破坏基本不存。各洞窟壁面造像风化严重,面目已模糊不清。根据窟龛形制和造像风格初步判断,此石窟为北魏时期的佛教遗存,其中2号窟造像为北魏“太和改制”实行汉化政策之前的样式,要早于北石窟寺的开凿年代。3、4号窟造像为北魏晚期汉化样式的“瘦骨清像”风格。

随后,工作人员对石窟周边地区的蒲河流域进行了详细调查,又新发现了三处北魏时期的小型石窟。这些石窟的发现为进一步探究蒲河流域佛教石窟的分布及佛教艺术的交流传播提供了最新资料,同时也填补了蒲河流域佛教石窟考古工作的空白。

   

                                       2号窟                                                                                      3号窟

   

                                3号窟出土造像                                                                            4号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