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顺利通过初验
11月18日下午,镇原县文广局组织博物馆相关业务人员对“镇原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进行初次验收,准备迎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最终验收。
验收组听取了镇原县博物馆所作的项目结项工作报告,实地查看了现场,并进行了质询与讨论。验收组一致认为,镇原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完成了方案的文物修复、环境监测、环境调控、囊匣配置等项工作的全部内容,达到了项目的预期目标,原则同意通过验收,并对所做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通过项目建设,镇原县博物馆一是建立了文物养护室,能够经常开展馆藏文物的养护工作。二是对文物保存环境进行监测,实现了镇原县博物馆的陈列展馆、库房两个重点文物保存区域内对大气温湿度、光照度、紫外线辐射强度、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硫、粉尘和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等文物馆藏环境质量相关指标的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测和示范性环境调控。三是建立了镇原县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和协调工作机制,通过环境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对镇原县博物馆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质量调控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指导。
该项目通过初次预验收,标志着镇原县博物馆在全省博物馆中率先建立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监测体系。该体系实现了重点区域无线传输信号全覆盖,且借助数据终端系统对文物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评估和预警,为馆藏文物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提升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综合能力,初步形成了对藏品的保护管理、协调、监测、分析、处理、预案等一系列风险预控机制,全面、整体提升了镇原县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为馆藏文物的有效下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